发布时间:2025-10-17 11:22:51    次浏览
近日,扬州大学文学院“淑女班”正式开课,5位学生家长为学生们上了“特别”的第一课。据了解,这门特殊的课程旨在教会女大学生织毛衣、包饺子等简单家务,也因此被称为“淑女班”,而且将作为实践课程长期开课。除了学生家长外,今后还将聘请学院教授、宿管阿姨等参与讲课。努力在校园 传承传统“女红”“女红(音gōng)”,一个古老的名词,亦是中国女性的传统标志,《辞海》解释它为女子所做的手工,编、织、钩、缝、绣、剪、捏、贴……尽可纳入其中。曾几何时,“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是女子日常生活的写照,“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是女子必备的功底,“要看家中妻,就看丈夫衣”是评判贤妻良母的标准。几千年来,“女红”成为融入中国女子血脉的本能,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真情流露,亦是“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的生存技能,女子们凭着针、线、剪、锥在方寸之间淋漓尽致地展现蕙质兰心。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变迁,这些传统手工品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工业流水线上下来的整齐划一的产品。然而,工业化生产带来的精致并不能阻隔人们对传统手工艺品的推崇和喜爱,在追求个性化的今天,手工制作工艺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实用的性能、随心所欲的创作乐趣,以不可阻挡之势在我们身边流行起来,它像风一样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前景。2013年11月,沙洲职业工学院经管系的几名女生在袁若楠同学的组织下,以“传承传统手工文化,成就创业梦想”为宗旨成立了“织梦网”创业小组。“织梦网”的主要经营范围涉及十字绣、编织、串珠等多个手工领域,利用业余时间定期组织社团活动,邀请宿管中心的阿姨和学校里热爱编织的老师当指导老师,给参加社团活动的同学们提供技术指导。成立以来,“织梦网”分别组织开展了“激情圣诞”、“冬季恋歌”、“白色情人节”等系列活动,既充分调动了在校大学生参与“织梦网”的积极性,也为弘扬传统文化做了有力宣传。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穿针引线,从中领悟“女红”的意义,也是第一次体会到作品的温度和成品的分量、制作者的体温和情感。参加“织梦网”的同学们有的是为了给亲人或恋人送礼,有的是为了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织梦网”提供了不同的服务平台,比如一对一教学、成品代卖等活动,满足不同学生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虽然目前还缺乏“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神奇,但是“女红”正在以崭新的、更为时尚的方式渐渐回到我们身边。刺绣太难,以十字绣代之;裁衣太难,以织围巾代之……闲闲的午后,一根针、一块布、一团线,一盏茶伴之,安静而温馨,所有的浮躁和压力随着穿针引线释放,感情和成就感在飞针走线里升温。(张海燕) 愿“淑女班” 不是简单的“花架子”近年来,我们时常听说武汉、广州等地的高校以开设“淑女班”的形式招收在校女大学生,将她们培养成为“懂得国学礼仪,兼具女红修养”的现代淑女。尽管争议不断,但是“淑女班”依然热度不减。前不久,扬州大学文学院也开设了“淑女班”,更让此类课程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有网友认为,开设“淑女班”可提升女大学生的修养,但也有网友质疑开设“淑女班”的动机。依笔者之见,暂且不去讨论在高校开设“淑女班”的形式是否是个“花架子”,我们只需把它看成是一堂特殊的实践课,它对于在校女大学生走向社会后带来的一系列正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就拿扬州大学开设的“淑女班”来说,授课老师除了有专业的教授,还有来自苏州等地的学生家长、学校优秀的宿管阿姨。课程包括穿针引线、叠衣服、制作布艺、钉扣子、绣花、织毛衣等女红课程,同时还有煎鸡蛋、包水饺等烹饪课程。这些项目看似寻常,却与大学生走上社会后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今后,学校还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所需,适量增设部分课程。怎么做家务,学生家长和宿管阿姨可能比教授更有“发言权”。请学生家长参与“淑女班”的课程教育,可以给家长和学生创造另外一个沟通的机会。同时,宿管阿姨平时与学生们朝夕相处,感情较深,也成为了“淑女班”的重点师资力量,将她们请上讲台给女大学生讲解如何做家务、女红,也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这些看似简单的家务技能,事实上如果没有专门的培训和耳濡目染,并不能“水到渠成”。实际情况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如今不少在校女大学生在家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宠爱加上入学后逐年增大的学习压力,使得不少学生忙于学业,连简单的家务活都不会做。开设“淑女班”的目的,就是想让女大学生能够或多或少掌握一些做家务的技能。如果能够正确引导,对于学生个人和家庭生活都具有实际意义。这种注重能力建设、接地气的课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大学为突破应试教育之困而进行的尝试,受学生欢迎也是情理之中。为了确保取得实际的教育意义,校方还将“淑女班”的学习成果纳入了学生的综合考评,可谓煞费苦心。当然,“淑女班”作为一门实践教育类课程,还是需要平衡好与必修类文化课程的关系,毕竟掌握扎实专业的学术知识,才是一名大学生为社会贡献聪明才智的根本之一。虽然淑女的确能培养而出,但是否淑女,最基本的要素还是学识道德,是健康乐观的人生态度,是有独立人格与创新意识的时代精神,是优雅宽容的人格魅力。显然这些内在要素的具备,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短训和“花架子”都不是长久之计。